国产精品久久高潮,欧美专区日韩专区,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,国产欧美日韩三级,亚洲欧美网站,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视频,99国产精品九九视频免费看

  • 首頁
  • 要聞關注
  • 國際國內
  • 龍江新聞
  • 民生關注
  • 經濟農業(yè)
  • 文化旅游
  • 教育體育
  • 科技健康
  • 冰城聲音
  • 法治在線
  • 數字報刊
  • ???
  • Pусский
  • 黑龍江新聞網 >> 龍江新聞
   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|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典型系列報道之八
    雞西,煤城閃耀文明之光

    □本報記者 孫偉民

    在我省東南部,一座因煤而興的城市正在經歷一場靜水深流的精神蛻變。雞西市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推動轉型發(fā)展的重要軟實力,通過一系列創(chuàng)新實踐,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,重塑著這座工業(yè)城市的氣質與容顏。

    近年來,雞西在文明城市、鄉(xiāng)風文明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均躋身全省前列,第七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獲獎數量更超過前六屆總和的70%。

    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,雞西市將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轉化為具象化的價值指引。三年來,當地開展“道德模范進基層微宣講”等品牌活動3萬余場,覆蓋市民50萬余人次。

    這種教育形式取得了顯著效果。三年間,雞西市5人榮登“中國好人榜”,3人獲評“黑龍江省道德模范”,53人登上“龍江好人榜”,評選出各級各類先進典型1071名。

    在雞西市廣泛開展的道德模范宣講活動中,特教教師于姍姍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。2015年,畢業(yè)于哈爾濱醫(yī)科大學的于姍姍毅然放棄省城穩(wěn)定工作,回到家鄉(xiāng)雞西密山市創(chuàng)辦兒童康復中心。面對經費不足、場地有限等困難,她在80平方米的家中開啟公益康復之路,十年如一日守護特殊兒童。她累計救助630余名殘疾兒童,幫助85%的患兒回歸普通校園。她的故事通過“微宣講”傳遍城鄉(xiāng),成為道德力量最生動的注腳。

    雞西市還建立了“線上+線下”融合傳播機制,借助新媒體平臺打造指尖上的文明實踐“云課堂”,實現宣傳教育全域覆蓋。

    雞西市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僅依靠宣傳教育,還通過立法和制度保障得以鞏固?!峨u西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》《雞西市文明祭祀條例》《雞西市養(yǎng)犬管理條例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(guī)相繼出臺,使文明行為有了明確規(guī)范和法律依據。

    為確保這些條例落到實處,雞西市開展了“條例落地年”宣傳活動5000余場,發(fā)放5萬余份普法資料,實現“社區(qū)+校園+商圈+景區(qū)”四大領域全覆蓋。同時建立“執(zhí)法+志愿”雙軌機制,開展專項執(zhí)法3000余次。

    在交通路口設置文明引導崗、景區(qū)設立文明旅游驛站、餐飲場所擺放“光盤行動”桌牌……這些細致入微的措施正在雞西全市逐漸形成自覺有序的社會風尚。

    雞西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注重城鄉(xiāng)融合發(fā)展。在城市,公共文化設施持續(xù)完善,市文化中心、博物館、圖書館、體育運動中心等相繼投入使用,工業(yè)博覽園向市民開放。城市更新成效顯著,維修改造道路67條,開工改造老舊小區(qū)420個,改造棚戶區(qū)9416戶。三年來,雞西的城市面貌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同時,雞西市實施“綠在雞西”三年行動,使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3.55%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持續(xù)改善,污染防治攻堅戰(zhàn)成效考核連續(xù)三年排名全省第二位。

    在鄉(xiāng)村,雞西市出臺《關于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行動推進鄉(xiāng)村建設方案》,開展“除陋習、樹新風”專項整治行動。麻山區(qū)龍山村入選第三屆全國村級“鄉(xiāng)風文明建設”典型案例,雞西市雞冠區(qū)和虎林市在全省鄉(xiāng)風文明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。目前,雞西已成功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村鎮(zhèn)8個,建設鄉(xiāng)風文明試點村鎮(zhèn)491個,占全市村鎮(zhèn)總數的90%以上。

    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,雞西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置于重要位置,出臺系列文件明確目標與任務。三年來,開展“傳承紅色基因”“爭做好少年、永遠跟黨走”等系列活動2800余場。創(chuàng)新推出“紅領巾+N課堂”實踐活動,結合本地紅色資源與黨史故事,組織“紅色”朗讀者、“紅領巾”宣講員,借助“固定課堂”“云端課堂”“指間課堂”等多種形式,推動紅色教育深入人心。著力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陣地建設,充分發(fā)揮“96311”未成年人心理咨詢熱線作用,匯聚專業(yè)心理咨詢師提供“一對一”咨詢服務。構建“校園+心理健康輔導站”模式,每周定期開展線上公益講座,覆蓋學生達5萬余人次。

    雞西市依照“五有標準”,整合基層公共服務資源,構建起“中心-所-站-點”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體系。目前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628個,實現縣鄉(xiāng)村全覆蓋,建立完善三級貫通的體制機制,形成結構優(yōu)化、運轉高效的文明實踐工作格局。

    志愿服務是文明實踐的重要載體。雞西市鞏固拓展“8+N”志愿服務隊伍模式和“五單”服務模式,構建四級聯動全覆蓋的志愿服務組織體系?,F有市級專項志愿服務隊20支,縣區(qū)級志愿服務隊671支,1956支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實踐陣地。

    3年來,全市累計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數量位列全省第二,年度服務時長、地區(qū)志愿者參與率均居全省首位。2022年入選黑龍江省志愿服務“五個100”先進典型32個,2023年度獲全省卓越金獎志愿者人數位列全省第一。

    雞西市聚焦群眾需求,構建覆蓋16個領域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庫,策劃推出文明實踐陣地“十百千”示范項目63個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73個。這些項目先后榮獲黑龍江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1個、銅獎2個、優(yōu)秀獎7個、創(chuàng)意獎1個。

    積極探索文明實踐新路徑,創(chuàng)新打造“文藝+宣講”模式,以快板、秧歌等藝術形式闡釋黨的主張、傳播黨的聲音。深入推進“書香雞西”建設,通過舉辦讀書分享會、詩詞大賽等文化活動,營造濃厚書香氛圍。在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與重要時間節(jié)點,廣泛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,讓文明實踐融入雞西人的日常生活,成為這座城市的新風尚。

    從煤礦之城到文明之城,雞西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轉型。這種轉型不僅是經濟結構的調整,更是城市精氣神的重塑。道德的力量,正在點亮這座東北城市的未來之路。

   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
  •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 黑ICP備11001326-2號,未經允許不得鏡像、復制、下載
  • 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地段街1號
  • 許可證編號:23120170002 黑網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